在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上的致辞
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 周浩黎
尊敬的陈冀平副会长,
各位参会代表,
大家早上好!我是印尼驻华大使,中文名字叫周浩黎。我来华已经三个月了。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并不遥远,从雅加达到北京只有6个小时。印尼由7万个岛屿组成,人口排世界第四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国家的构成。
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受邀在本次大会上致辞。首先我要感谢中国法学会举办这样一次大会。这有助于深化我们的交流,有助于深刻理解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方方面面,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机制,更好地落实将来的项目。当然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1994年我在日内瓦工作的时候就认识到,通过WTO解决经贸问题对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各个国家都至关重要。我认为这就是这次大会的重要意义。
女士们、先生们,
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。全球化要求我们各个国家相互依存、相互依赖,减少单边性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一个共享的计划,其目标是实现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。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,能够促进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。在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过程中,特别是在基础设施、工程、公共交通、矿业、能源等方面,中国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合作越来越深入。印尼也参与进了这个框架,积极支持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印度尼西亚总统和中国主席已经签署了《谅解备忘录》,在区域经济走廊方面开展了强有力的合作。
为持续推动工业发展和吸引投资,自2015年以来,印尼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。例如,在海关、税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措施,优化经商环境,简化营业执照的流程,提高经济竞争力等。
女士们、先生们,
本次大会将围绕着应对法律风险提出对策。“一带一路”跨越三大法系,涉及到不同的法律体制和司法辖区。这些地区有不同的政治制度、法律制度、监管制度,文化和社会形态也不相同。因此,合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法律争端。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就要考虑到这些法律方面的挑战,并且推动本地区的法治合作。
在此,我想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。
第一,应该认识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不同国家间的磋商机制,是基于共同利益的一种机制和安排,要尊重不同国家的习俗和选择。
第二,应该共同建立一个对各方均有利的环境,以便促进投资、推动法治进步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经商环境。要坚持多边主义,尊重现行的多边机制。支持“一带一路”就是支持多边主义。还要尊重其他形式的多边主义倡议和安排,如支持WTO规则。我们要继续加强互信,养成对话的习惯。今天的大会就是非常好的对话形式。要加强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对话,建立合作机制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相互了解彼此的经贸投资法律。
第三,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。相互交流思想和资讯非常重要,这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。同时要考虑文化之间的差异。让我们以这次会议为契机,交流经验,相互学习,共同探讨,共享成果。
最后,感谢会议主办方让我们相聚在北京。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!
谢谢!